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山东省妇女儿童医院)始建于1991年,直属于省卫生健康委,是一所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集妇幼保健、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和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国家第三批妇产科、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确定的首批“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首批省级基地,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我省唯一出生窒息复苏国家级师资单位,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专科助产士临床培训基地。获评首批国家妇幼健康文化特色单位、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建设单位、山东省中医药特色专科医院、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连续三年在全国三级妇幼保健院绩效考核中位列A+等级。
医院于2004年5月加入山东省立医院集团,2016年11月与原山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整合,2018年6月山东省生物制品研究所整建制并入,2019年5月经省卫生健康委文件批复同意托管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目前,医院拥有3个院区(中心院区、北院区、玉函院区),总建筑面积10万平米。医院开放床位702张,年门诊量100万余人次,年分娩量万余人,年出院病人4万余人次,年手术3万台次。医院承担全省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工作,开展全省妇幼保健、优生优育、不孕不育、生殖健康等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并组织推广,面向社会开展疾病诊治、保健、预防、计划生育技术、生殖健康、产前筛查及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服务,为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医院组织实施两癌筛查、孕产妇死亡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出生缺陷监测等14个公共卫生项目,切实做好省级妇幼保健机构辖区管理工作。
医院设有19个职能科室和91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拥有孕产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儿童保健部等“九部”为框架的62个业务科室。目前,医院诊疗科目62个、专科专病门诊134个。拥有国家级、省级特色专科、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及实验室等26个,其中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婚前保健、孕前保健为国家特色专科。重点打造妇科肿瘤、乳腺疾病、妇产超声等综合诊治中心5个,胎儿医学、重症救治、妊娠期乳腺疾病诊疗为代表的特色团队9个,国家卫生健康委母胎医学重点实验室、妇幼健康发展与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妇女儿童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与临床药学研究中心、儿童健康研究中心、妇女儿童感染和微生物研究实验室等科研平台6个,中心实验室、生物样本库、斑马鱼平台、大蜡螟实验室等科研技术支撑平台4个,构筑涵盖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服务内容的学科专业体系。
现有职工1545人,专业技术人员143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537人,其中博士83人,高级职称246人。9人入选泰山学者、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及杰青人才。作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认真履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职责,接收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60名,年接收其他实习、进修人员300余人。拥有硕导、博导24人,带教在院研究生29人。作为妇产科、儿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住培学员结业考试通过率100%。作为山东省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基地,带领协同基地累计培训1740人,为省内外输送大量优秀妇幼人才,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成绩突出管理单位”。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儿科呼吸内镜医师培训合作单位,4人获导师资格,目前培训学员29人。近五年,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26项,2020-2024年连续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共6项;发表论文270篇,中文核心期刊77篇,SCI论文130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论文11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9.9分;授权发明专利16项。
医院作为全省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中心、承担着山东省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7个分中心(山东省婚-孕前医学检查、山东省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山东省产前超声、山东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山东省新生儿听力筛查、山东省新生儿眼保健和筛查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心、山东省出生缺陷监测中心)职能任务,同时还积极承担山东省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心、山东省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山东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公室、山东省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办公室、山东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公室等多项公共卫生和技术指导任务。
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的要求,于2016年组建了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集团),秉承“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致力于把医联体打造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截至目前,集团成员单位已达55家,开展各类培训百余次,辐射全省16地市10万余人。2018年起连续7年开展全省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培训47期,受益人群4万余人次,促进优质医疗保健资源下沉。同时,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牵头成立山东省妇幼保健产科、山东省遗传病防治、山东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管理、山东妇幼健康中医药、山东妇幼健康中医妇科、山东妇幼健康中医儿科、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等7个省内专科联盟,推动全省妇幼保健学科专科同质化发展。积极探索跨省医联体模式,牵头成立黄河流域新生儿、儿童保健、儿科呼吸3个专科联盟。加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医院等发起成立的中国三级妇产科医院/妇幼保健院联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联盟,密切与国内第一方阵医院的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将北京、上海等地的优质医疗资源引入山东,更好保障山东妇女儿童健康、促进健康山东建设。
作为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单位,专委会数量达65个,每年开展学术技术交流培训50余次。先后组织评选省级优势专科21家,不孕不育、宫颈病变规范化示范门诊建设14家。设立“山东省妇幼保健科技创新计划”,立项80个,资助38个。设立“山东省妇幼保健科技奖”,评选项目15个,厚积市县级机构高质量发展优势。
近年来,全院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坚持“患者至上、合作共赢”的服务理念,发扬“自动自发,向上向前,笃学细作,精益求精”的医院精神,致力于为广大孕产妇提供“温馨、安全、舒适、健康”的孕产期服务,社会知名度和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医院先后荣获“山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先进集体”“全国医院后勤保障与建设先进单位”“PAC优质服务医院”“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2023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表现突出单位”“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
经过建设发展,医院基本完成在新时代第一个十年确定的“123”工作思路目标(即以建设全国妇女儿童医疗保健区域中心为目标,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两步走”发展战略,实现医院在机构建设各项指标、妇幼保健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三个走在国内前列)。在新时代新征程第二个十年,医院确定了“126”目标思路--“实现1个目标”:以创建山东省最重要的妇女儿童疾病诊治中心为近期目标,以争创全国最前列的三级妇幼保健院为远景目标,实现5年内在全国32家省级妇幼保健院的排名进入前十位、10年内在全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排名进入前十位;“2个院区协同发展”:浆水泉院区、新院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业务布局互为补充、各有侧重,多院区运行模式完善、有序、高效;“6个坚持”的医院建设发展路径: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建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2.坚持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身心健康服务的宗旨;
3.坚持快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总基调;
4.坚持保健和临床相结合打造全生命周期妇幼健康服务模式;
5.坚持省级妇幼保健院医教研产协同发展;
6.坚持推进完善妇幼中医药服务模式。
不断夯实发展根基,加快发展进度,提高发展质量,全力推进我省妇幼健康事业发展,努力为健康山东建设做出更大贡献。